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中省市县经济工作部署,及早安排,迅速行动,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良好起步。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截止2月底,全县规上工业在库34户,其中新增入库4户。1-2月份,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23亿元,同比增长95.8%,高于全市75.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6%,高于全市36.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3。
从内部结构看,重工业延续上年四季度的高速增长态势。重工业实现产值6.07亿元,增长104.2%,重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7.4%。轻工业实现产值0.16亿元,下降23.4%。从经济构成看,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4.73亿元,增长153.3%;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产值1.51亿元,增长14.4%。从销售情况看,工业销售产值6.21亿元,产销率达到99.7%。从行业分类看,能源工业产值5.04亿元,增长129.3%,占比达80.8%;非能源工业产值1.19亿元,增长20.2%,占比19.2%。
重点骨干企业增速大幅提高。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增长177.9%,是近年来的最高增速。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业延续上年快速增长态势,增速达174.7%,在五大行业中增速排名第一;建材包装业增长38.1%,装备制造业增长41.1%,农产品加工业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受季节性生产因素及订单影响产值分别下降47.6%和90.3%,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32.8%。非能工业完成产值1.19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9.2%,占比较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截止2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82个,其中新入库2个。1-2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亿元,增长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60万元,下降13.5%,主要是上年同期增速高达133.1%,基数过高导致今年2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为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00万元,同比下降28.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4亿元,同比增长12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6亿元,同比下降27.8%。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为13.1:50.6:36.3。工业投资完成3.44亿元,同比增长126.0%。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594万元,同比下降25.6%。技改投资完成7559万元,同比增长291.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094万元,同比下降26.5%。民间投资完成2.29亿元,同比下降16.8%。民间投资占投资比重为33.7%。
消费品市场需求快速回暖。截止2月底,全县限上商贸企业(单位)在库93户,其中新增法人企业入库5户,大个体6户。1-2月份,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3亿元,同比增长30.6%。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增幅高于乡村。城镇消费市场零售额2.51亿元,同比增长30.7%;乡村消费市场零售额93万元,同比增长7.1%,低于城镇23.6个百分点。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商业场所节庆促销活动丰富带动,1-2月全县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零售类别中有16类同比增长。其中,水产品、干鲜果品、化妆品、通讯器材和汽车类分别增长184.4%、93.8%、87.1%、84.4%和70.6%。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截止2月底,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01万元,增长9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52万元,增长57.12%,比重为57.4%。财政支出完成4.25亿元,下降9.2%。其中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3.9%。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6.47亿元,增长10.0%,低于上年同期4.8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6.65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2.81亿元,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6.6个百分点。存贷比39.0%,高于上年同期2.3个百分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入库缓慢。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64.5%)回落54.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1%)13.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在库项目数量偏少,规模小。截止2月底,在库项目82个,较上年同期(102个)减少20个项目,在库项目个数下降19.6%。在库项目中上年结转80个,2月份仅入库2个。在库项目中5000万以上项目43个,亿元项目22个,5-10亿元项目5个,20亿以上项目1个。二是项目入库缓慢。从市上反馈的1-2月集中开工项目看,我县集中开工项目共7个,入库2个项目,申报入库1个项目,其余4个项目未入库。三是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同步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二产发展较快,一产和三产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28.7%和27.8%。四是民间投资持续低迷。受疫情反复及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影响,融资成本较高,具备可行性的投资项目减少,民间投资延续上年四季度的下降态势,民间投资下降16.8%。
工业部分行业发展滞后。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得益于煤炭市场供销两旺,煤炭价格维持较高水平。春节期间我县五大煤矿没有放假全部满负荷运转,煤炭产值增速高企。当前煤炭产业较快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粗放型增长明显,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深加工产品比重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全县34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仍有13户企业产值增速为负,占规上工业总户数的38.2%,其中季节性停产的企业和季节性订单减少减产的企业共6户,分别是雨旺面业、兴隆乳业、果花果品、赛众等4户农产品加工业及下游产业。铸程、泰洋2户混凝土企业受季节原因订单减少产值也会相应下降。电力生产和燃气工业小幅下滑,其中桂花清洁能源、智远新能源、国家电投、峡阳新能源发电等4户光伏发电企业产值分别下降1.9%、11.3%、23.9%和16.7%。洽川交通能源因疫情影响产值下降3.2%。
三是“五上”企业净入库数量不多。2021年全县“五上”企业共入库17户,其中工业入库4户,建筑业入库5户,贸易入库5户,房地产入库2户,服务业入库1户。“五上”企业入库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8。全年共退库11户,其中工业退库5户,商贸退库3户,服务业退库3户。“五上”企业净入库6户。“五上”企业入库数增幅不大,且企业规模小,行业分布不均衡,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
后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注重经济动态监测分析和日常运行调节,重点关注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监测调研,进一步强化企业走访力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做好跟踪调研和预警预判。继续落实好各项助企惠企政策,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大对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生产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降本增效。
加快项目入库进度。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在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要紧盯项目进度,加强精细化施工管理,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相关部门要当好“店小二”,加大服务力度,从快协调办理,坚持通“堵点”、补“断点”,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确保项目建设有序稳妥推进。要抓紧项目招商,商经局和经开区要全员外出,分队招商,各镇街、部门要协调联动,共抓招商,全方位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健全“能耗”双控制度,合理配置能源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抓好抓实潜力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扶持小企业做大做强。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准五上企业”。每季度根据税务数据信息和“五上”企业营业收入标准建立“准五上”企业库,实施追踪机制,对有潜质的“准五上”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扶持企业上规模、上标准、上水平,不断培育和壮大“五上”企业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