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又到了《我和我的扶贫故事》电视访谈的时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的是我县金峪镇解庄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文一明。
主持人:文书记,你好。
文一明: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文一明同志2018年开始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工作认真负责,近二、三年,解庄社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收入明显提高,文书记你能不能就近几年村里的发展情况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018年换届后,刚来社区,道路坑洼不平、村部年久失修,10多户村民用水困难,自然村灌溉供水不足。通过近年来帮扶,阵地建设有效提升。先后投资60余万元,新建会议室、新时代讲习所、便民服务室等,改造绿化阵地广场2000平方米,建设了标准化村级党组织阵地。集体经济稳步发展。流转土地2200余亩,吸引中国三峡100兆瓦光伏领跑者项目入驻;筹资26万元,建成120亩花椒产业园区;投资700余万元,建设150亩高效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先后投资1400余万元,新建了文化大礼堂、3座水塔,绿化加宽提升道路4公里,铺设道牙5500米,对26条主巷道绿化改造,完成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项目。
主持人:文书记,听了您刚才的介绍,解庄社区这几年在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令人嘱目的成绩,这肯定也凝聚了您大量的心血。
文一明:解庄社区(村)能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确实不容易。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包联单位、镇村领导、干部和广大村民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刚到村第二天,我们1组有个群众来到村部反映吃水困难,当时我就说这个问题我了解了,随后就和村干部核实解决,结果咋说都说不通,就要当时解决,我俩当时就起了言语冲突,最后他很气愤的走了。事后,我通过和支部书记了解后,多方协调,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提议引流定国水库的净化水,结果代表一致不同意。由于解庄是非贫困村,没有扶贫项目支撑,我到镇政府和扶贫办多方联系未果,我寻思当前正值灌溉的黄金阶段,随后我立即向单位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第二周项目就顺利开工,群众对此表示十分感激。
主持人:文书记,农业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关健,您能不能就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有效做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的短板就是产业发展比较晚,脱贫后劲不足,计划是先壮大产业园区,申请我们的商标,建立产业服务大楼,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吸引客商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我们的产业脱贫一是认真落实产业补贴政策,先后引导贫困户发展了260余亩果园;二是集体合作社成立后,我们联系镇上发展了2200亩光伏产业,下面种植中草药,50余户贫困户进行分红,建成了120亩花椒产业示范园,脱贫攻坚期内带动贫困户30户,今年又采取“党委+联合社”模式,投资700余万元,建设设施产业大棚,通过务工、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下一步还要继续努力,实现既定规划。
主持人:文书记,听了您的介绍,可以看出您对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充满了信心,对全体社区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也是信心满满,下一步社区如何发展,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就这方面情况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文一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解庄社区目前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集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农光互补、美丽宜居为一体,全力推动解庄社区从镇级强村向县级强村升级。一是针对自然村连接路(包括产业园区,共计2100米)夜间照明不足问题,安装路灯140盏。二是加快完成主环村线的改造,协调争取部门支持,对自然村进村路(1400米)进行加宽和改造提升。三是过硬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按照一巷一品的规划,继续做好主巷道绿化提升,争取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住建局的支持,铺设花砖5200平方米,铺设道牙2600米,并提升绿化档次。四是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现有基础上计划再扩大产业园区规模100亩,申请特色产业商标,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设产业服务大楼。
主持人:很高兴,今天文一明书记给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他扶贫路上的感人事迹,可以说非常感人,再次感谢文书记能够百忙之中和我们分享他的的扶贫故事。观众朋友们再见。
文一明:观众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