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财政局
关于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的公示
按照合阳县财政衔接资金等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相关要求,现将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公示如下,全面接受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监督。
一、公示内容: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
二、监督电话:12317
0913-8343409(杨鹏)
三、通讯地址:合阳县东新街43号(财政局)
合阳县财政局
2022年10月8日
合阳县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
一、调整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财政部《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省财政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8号)、县委办县政府办《合阳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合办字〔2022〕4号)等文件精神,我县今年6月份印发了2022年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近期,我县结合涉农整合资金下达情况、项目建设实际和整合资金投向使用等政策调整情况,对年初编报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进行了调整。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统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全域化巩固、垃圾社会化管理、污水规范化管控、村庄生态化建设、产业高效化发展、农业科技现代化试点、人才梯次化培养等十项重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五带十镇百村”示范创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在全省做标杆、当示范。
(二)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年度规划目标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稳定持续发力,围绕脱贫人口和脱贫村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兼顾考虑其他村和其他户建设,认真谋划扎实推进新时代三农事业均衡稳定发展。一是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接续产业帮扶,扩大农业产业带动辐射、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农业产业致富作用。二是统筹城乡发展,针对其他村(社)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将水、电、路、网等村级公共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加快其他村(社)通组路和村内主干道硬化,注重现有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和管护,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村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2022年,我县根据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因需而整”的原则,发挥整合平台作用,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实用技术培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协同推进稳增收带贫益贫长效机制、预警监测帮扶长效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长效机制落地见效,延续由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三、整合项目实施建设内容和区域
(一)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内容和区域
2022年,围绕完善我县农业产业格局区位功能,立足粮食生产稳面积保总产,按照特色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发展理念,以“党委+合作社+产业园+脱贫户”和“党支部+村集体经济+脱贫户”等模式,做大做强“王村镇尧头社区金银花、新池镇红星社区薰衣草、甘井镇麻阳社区北京鸭、城关街道办缀清源蛋鸡、洽川镇夏阳社区蔬菜”等农业园区产业,不断放大辐射作用,持续发挥项目效益,提高脱贫人口增收能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1.产业园建设。主要建设各类果蔬大棚、养殖棚等设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增强抵御灾害能力,调控农产品供应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产值。
2.产业园配套设施。主要建设机井、抽水站、水塔、蓄水池、渠道、暗管、滴灌等小型水利设施,硬化产业路,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3.金融配套支持。用于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解决脱贫户发展产业短缺资金问题。
(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内容和区域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村(社)均衡发展。
1.道路建设。主要为连接园区生产路建设、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等。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主要为铺设及维修人饮管网、修复改造水源机井及蓄水池、安装及维修泵站、计量设施等配套设施。
3.人居环境整治。主要为适度支持公共卫生厕所、排污管网及生活垃圾治理、村庄生态绿化等。
4.高标准农田建设。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及配套设施。
四、资金统筹整合规模及渠道
中期调整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810.11万元,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偿还易地扶贫搬迁到期贷款和利息。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方面投入资金14621.61万元,占整合资金的42%,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安全饮水、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产业发展类项目方面投入资金19592.9万元,占整合资金的56.3%,主要用于产业园提质增效、产业园配套、小额信贷贴息等方面;其他类项目方面投入资金595.6万元,占整合资金的1.7%,主要用于雨露计划、风险补偿金、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项目管理费项目支出。
产业发展类资金整合
中央级
财政衔接资金9232.4万元
水利发展资金885.3万元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347万元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986.1万元
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425万元
省级
财政衔接资金2633万元
农业专项资金980.4万元
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
水利发展专项资金1439.15万元
市级
财政衔接资金181.5万元
县级
财政衔接资金344.84万元
其他938.21万元(收回上年资金统筹整合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类资金整合
中央级
财政衔接资金1049万元
水利发展资金2495.7万元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28万元
林业改革发展资金570.3万元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4455万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资金500万元
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91万元
省级
财政衔接资金46万元
农业专项资金2129.6万元
水利发展专项资金732.85万元
市级
财政衔接资金383.5万元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58万元
县级
财政衔接资金801.16万元
其他581.5万元(收回上年资金统筹整合使用)
其他类资金整合
中央级
财政衔接资金95.6万元
省级
财政衔接资金426万元
县级
财政衔接资金74万元
五、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对象:全县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具备基础技能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脱贫户。贷款用途: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能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贷款额度:原则上5万元(含)以下。贷款期限:三年期以内;贷款利率:执行报价利率;结算利息:实行按季结息,由财政资金全额贴息。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政衔接资金视其现状和建设规模给予适当补助,脱贫村(社区)不留资金缺口;其他行业部门结合职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项目村(社区)建设的需求,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优先保障脱贫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实施步骤
1.围绕合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需求,确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规模,科学编制《合阳县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县乡村振兴局建立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衔接,督促指导行业部门及时、规范报送入库项目信息,并提前做好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储备。到村到户项目坚持“村申报、镇(办)审核、部门审定”的程序;跨区域、规模化的项目,可由乡镇或行业部门提出,充分征求相关镇村意见并履行公告公示程序后,乡村振兴局审核通过后纳入项目库。
2.编报年度整合资金实施方案。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年度整合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行业发展规划和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需求,编报部门年度整合资金项目,经县财政局汇编后形成县级年度整合资金工作方案,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经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由县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按规定逐级报省市相关部门联合会审后,报市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3.组织实施整合项目。按照《合阳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合阳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承担整合项目的主管部门根据县政府印发的整合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实施项目,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确保项目按期建成达效。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确保整合涉农资金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我县通过成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主导,确保各项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落实。
2.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各镇(街道)、整合成员单位在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划分,建立协同高效整体系统推进工作机制。由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研究整合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实际问题,确保整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整合办将涉农资金整合、资金分配、项目计划等信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专题专栏”向社会公开。各承担整合项目的主管部门、镇(街道)村(社区),由项目实施方将项目实施前期和项目竣工情况在项目实施地的公告公示要求位置进行公告公示,包含项目资金来源、用途、建设内容、监督电话等情况,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4.严格监督。会同乡村振兴局、审计、财政、项目主管部门、各镇(街)将根据整合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通过事前审批把关介入、事中办理环节约束、事后跟踪问效全程监管,优化监督检查机制,并适时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加快项目实施和支出进度,确保整合资金项目安全高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
八、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通过实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确保完成当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做到脱贫人口零返贫,突出农业产业扩充提质增效,补齐其他村(社区)的小型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的收入稳增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长,逐步实现全县所有村(社区)全面振兴。
一、产业发展类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对农业主导产业扩面提标和特色产业延链条树品牌,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巩固脱贫成果;对脱贫村村集体经济给予资金支持,做强做优产业规模,支持其他村培育符合实际的集体经济产业;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路硬化、衬砌渠道等措施,增加农业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耕作产出效益;通过产业示范园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实现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带动脱贫人口产业增收;通过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政策等,解决脱贫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基础设施类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实施村级道路提升、巷道硬化、完善排水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必要的农村路网短板,着力解决群众心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通过人饮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存在短板的其他村(社区)群众用上安全水,持续巩固安全用水成果;通过污水处理和垃圾收储转运等方面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面貌。
九附表
1.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明细表
2.2022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明细表